因為當今對健康的定義,身體健康只是其一。也就是說,你的孩子如果只有身體健康,這還不一定叫健康,還要心理健康才行。 在我們身邊,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,而有意無意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。 其實,孩子的心理健康跟身體健康是同等重要的。 也就是說,只有當孩子身心都健康,才真正算是健康的孩子。 孩子首先具備了身心健康的條件,才能注重孩子是否優秀的事情。 在很多人喊著:「學習成績高於一切」、「成功高於一切」的當今社會,家長們如果忽視了孩子身體健康和心態調節的重要性,就很可能導致孩子成為人生的輸家而不是贏家。 1.孩子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太注重結果的「雞娃」教育並不可取,育兒也是育己。 好的育兒其實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,而不是把孩子培養成「超人」。如果做父母的停滯不前,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進步呢。
好的育兒不是只懂得收穫果實,而是要重視孩子成長的過程,引導孩子走好腳下的路,讓孩子踏踏實實往前走。 輸得起的孩子,才是最成功的孩子! 2.讓孩子明白付出比給予重要 我們中國父母,大多數講的是對孩子「無私的付出而不求回報」,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: 好的東西父母捨不得吃,讓孩子一個人坐在那裡不慌不忙地低頭吃著,家人在旁邊笑嘻嘻地看著。 久而久之,孩子就養成了吃獨食的習慣,一點都不懂得跟人分享,不會孝順家裡的長輩,因為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。 有的父母自己幾年捨不得買一件新衣服,省吃儉用讓孩子穿名牌,還美其名曰「別人家孩子有的,我們家孩子也要有」,而完全不看自己家的處境和別人家的處境有多大差距。 這樣做的結果,是助長了孩子的虛榮心,讓孩子漸漸養成了愛攀比的習慣。
有的父母自己累死累活,卻不願意讓孩子做一點點家務。他們會跟孩子說,你只要讀好書就行了,其他事不用你管。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讀了本科、碩士甚至是讀了博士,卻找不到工作,還甘願在家啃老的原因呢。 父母如果只對孩子付出愛,而不教會孩子付出的話,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,只會一味索取。 智慧的父母,都會給孩子愛你的機會。給孩子愛你的機會吧,讓他們從小學會分享,學會體諒父母親的艱辛。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帶領團隊,對100個3-7的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進行了分組調查。研究結果表明:從小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以後的就業率是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的15倍,但是犯罪率只有十分之一,而且讓人驚訝的是,離婚率和患病率都明顯偏低。 可見,家長不要包攬孩子的一切家務,愛孩子就要給孩子「一對會飛翔的翅膀」,讓孩子適當學習做家務,培養孩子的責任心,讓孩子成為一個會體諒、會孝順、懂感恩的真正優秀和真正幸福的孩子吧。 3.對話比對抗有效 在我們身邊,很多父母只會說不會聽,這就造成了許多親子關係的矛盾。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,不管他年紀再小,都希望父母懂他,都希望得到家長們的尊重,希望他的表現能夠被爸媽看見。
特別是高年級的孩子,他們正處成人感迅速增強,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,他就更加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,而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,因此這個時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強,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需要爸媽的心靈關懷,需要理解。 所以做父母的要接納孩子,多聽少說,不要跟孩子較勁,知道孩子所想比跟孩子對抗效果好得多。 著名作家鮑德溫說: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,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。你露給孩子時什麼樣,他就會吸收什麼樣。 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,孩子也會理解父母的苦心。父母的傾聽,不僅能夠促進親子關係,讓孩子敞開心扉與你交流,讓家庭更和諧幸福。 有關孩子心理、教育、性格等方面的困擾,都能爲您答疑解惑,希望糖果媽媽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,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