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絳曾說: 「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,做人實在夠苦。 」
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「容易」二字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。
與其被生活狼狽碾過,不如活得體面一些。
「我和誰都不爭,和誰爭我都不屑」,這首小詩的名字叫《生與死》,作者是英國詩人蘭德,中文譯者是楊絳先生。
這也是楊絳先生分外青睞的一首小詩,她在整理作品集時,多次將它置于卷首。
于無聲處見喜悲,于浮華處見真淳, 平靜而和緩,從容且通透,生活,本該如此。
最賢的妻,最才的女。這句錢鍾書對妻子楊絳的評價,不知何時起,成了楊絳先生身上最牢的標簽。
作為一位新女性,嫁入錢家那般的舊家庭,楊絳先生卻能處處周全。雖處處受錢鍾書的大家庭掣肘, 楊絳既堅持出門做事,又與公婆相處融洽。
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楊絳先生竟能將個人自由和家庭幸福兩全,也難怪要被左右為難的今日女性追捧,儼然成了情感雞湯的代言人。
楊絳先生的處世之道, 沉著決斷,又沖淡平和。世態人情,在她眼里,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,可作書讀,可當戲看。
她說道,我甘心當個 ‘ 零 ’ ,人家不把我當個東西,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個透。
是的,人到中年, 尤其是 40 歲過后,若到了最難熬的時候, 最通透的活法,是學會歸零。
將一切歸零,人生才能煥發不一樣的可能。
1 、情緒歸零
有多少人,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造成事情失敗了的。就像「世上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, 很多時候困擾我們的,并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們遇事時的情緒和心境。
身邊的人不小心做錯了事情,雖然已經挽救了,但就是耐不住心底的火,非要罵一頓教訓一頓,搞得雙方都很沒面子,為此爭吵大打出手的人不在少數。
做錯事在所難免,換個方式好好溝通,或許能帶來意外的收獲。
經歷得越多,越能明白,人生從來都不是一路綠燈的,磕磕絆絆是常態。
大事小事都情緒化處理,是對生命最大的消耗。
學會讓情緒放空,幫心靈減重,縱使生活有再多煩擾和波瀾,內心也有從容不迫的定力。
情緒平穩了,生活也就順了。
2 、成就歸零
有多少人,敗在了一個「驕」字。
楊絳先生的成就夠高了吧,丈夫錢鍾書的成就讓兩人的名氣不容小覷, 來訪者絡繹不絕,可她總是能避開喧囂,絲毫不為外界動搖。
比起浮名虛利帶來的快樂,她更喜歡潛心治學, 投身寧靜的書海之中。
是的,所有的佳譽,任何的贊美,在楊絳這里,都是一個。
回望人生前半場, 誰人都有過春風得意的時刻,如果背負過去的輝煌趕路,只會讓腳步變得沉重。
要知道,昨日之成功,只能代表昨日的自己很優秀。 如果因為昨日之成功,就驕傲自滿,那麼換來的,必然是明日之平庸。
腳踏實地往前走,持續不斷更新舊我,才能慢慢夯實自己的生命厚度,看到人生不一樣的風景。
是啊,成長是成長,成熟是成熟; 成長的是個頭,成熟的是內心。不活在別人的眼里,自己的生活最在意的只有自己。
人,何其所能,又何其所不能。路,平坦可行,彎曲亦可行。
上天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,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;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;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;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。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,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。 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,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,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,這便是人生哲學。
生活千瘡百孔,每一個人的日子都會起波瀾,遇荊棘。
無論命運如何錘擊,楊絳總是能以淡然的姿態,妥善處理一切突如其來的磨難。
回顧《楊絳傳》,縱觀楊絳的一生,是不斷歸零、又不斷重啟的一生。
她的才情卓然于世,她的愛情珠聯璧合,她的文學成就舉世公認,她的家庭幸福完滿,常常令人感嘆,世上竟有這樣一位美好的女子。
她面對戰火、疾病、生離死別的態度,堪稱生命正能量;她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,依然保持著平靜、淡然、知足,成為無數人的精神楷模。
楊絳先生是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、翻譯家,是慈愛包容的賢妻良母,又是安分守時的智者,還是一位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,骨子里又有著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。
因此,作者吳玲閱覽了大量關于楊絳的資料, 用豐富翔實的細節,溫暖細膩的筆觸,恰如其分地寫出《楊絳傳》一書。
書中包括 童年成長、家庭變遷、求學歷程以及與錢鍾書半個多世紀的 愛情,盡現了一位非凡女性的魅力, 濃縮了楊絳一生的智慧精華,給讀者以人生的啟示,無窮裨益。
世間之事,林林總總,紛繁復雜 。每當心緒困擾之際,便特別懷念楊絳先生。
她學貫中西,卻淡泊名利;一生幽暗曲折,卻又于困頓中堅守內心。
其有趣的人生、堅韌的心智,都匯集在了《楊絳傳》,作為留給世人參悟生活的范本。
正如楊絳先生所說:
「歲月靜好是片刻,一地雞毛是日常。即使世界偶爾薄涼,內心也要繁花似錦。」
在平淡的流年中,她專心篤定地扶持著自家院子,在困頓的日子里,她于幽暗中堅守內心。 這樣的專注自持,勝過萬千浮華。
如果你有時覺得生活無聊,可能無趣的并不是生活本身,而是你自己;如果你覺得生活需要有所改變,可能需要改變的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
看看楊絳先生的一生,你一定會受益終身。還不到一頓飯錢,卻能讓你的內心,看到新的大千世界,何樂而不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