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,就看這一點


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:「什麼樣的相處方式最讓人心安?」

其中,最高贊的回答是:「不用每時每刻聊天,但是只要我發了消息,看到都會第一時間回復,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問題,都能得到認認真真的回應。」

的確如此,心底的踏實無非就是,對方正在輸入,而不是已讀不回。

很多時候,人與人之間悄無聲息地漸行漸遠,都始於對方的無回應。

人心寶貴,一心更是難求。

千萬別讓你的冷漠,辜負一個愛你的人。

餘生,不妨學著做一個事事有回應的人。

對父母事事回應

是最大的孝順

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也是這樣的人:

母親問你朋友圈要怎麼發,你卻隨口一句:「沒時間」。

母親難得給自己買件衣服想問你哪個顏色好看,你一邊說著「隨便」,一邊卻和別人聊得不亦樂乎。

殊不知,每一次敷衍,都會使父母眼中的期待變得黯淡。

為人子女,對父母最大的孝順,莫過於讓父母每一句話都有回應。

我的鄰居小林,每天都會和在老家的媽媽視頻聊天,兩人互問家長里短,總有說不完的話。

媽媽想學廣場舞,小林便幫她挑選簡單易學的視頻,不厭其煩地解答媽媽各種問題,遇到不懂的步驟,小林便自己學一遍,學會了給媽媽做示範。

媽媽在電話里提了一嘴想她,她便會在就近的周末,領著孩子回家看父母。

一次,我和她一起外出,小林的手機只剩5%電量,她趕緊告訴她媽媽手機快沒電了,充上電給她發消息報平安。

我說這點小事,過後跟阿姨說一聲不就行啦,小林笑著說不想讓她媽媽擔憂著急。

小林的話,讓我想起平時對母親的敷衍,瞬間羞愧不已。

莊子言:

事其親者,不擇地而安之,孝之至也。

意思是說:不管在什麼地方,都要讓父母感到安心,這是孝順的最高境界。

父母是否心安,往往取決於我們是否及時回應。

因為,對父母而言,最大的安全感,不是物質上的奢華,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和情感上的重視。

趁父母尚在,不妨對父母及時回應。

要知道,所謂父母子女,只有這一世的緣分,下輩子,不管愛與不愛,都不會再見!

對愛人事事回應

是最深情的守候

很贊同一句話:

一段感情最好的狀態,是你說出的話,句句有回應;你說出口的事,件件有著落。

只有把你放在心尖上的人,才會對你的一點一滴小事做出回應。

綜藝節目《婆婆和媽媽》里,幾對嘉賓的相處過程,最打動我的就是李佳航對李晟的態度。

無論自己在做什麼,只要李晟說話,李佳航一定會立馬回應。

李佳航通過直播為觀眾展示自己的家,李晟叫他吃橘子,他立馬過去。

李晟看見家裡的小樹發芽了,告訴李佳航,李佳航見老婆一直在跟自己講話,就說「我要去陪我老婆了」。

這些其實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,但是李佳航卻從沒忽視,而是一字一句地回應,甚至放下手裡正在做的事來陪老婆。

事事有回應,是平淡生活中你來我往的聯結,更是與柴米油鹽家庭瑣碎積極過招的態度。

沒有回應的愛,是毀掉一段感情的利刃。

前幾天,聽到媽媽的姐妹王姨向她傾訴,說她決定跟丈夫離婚,這兩年她真是受夠了,感到無比壓抑,丈夫的冷漠讓她喘不過氣來。

平日吃飯各吃各的,王姨跟他聊天,他也只是「嗯,哦」帶過,甚至乾脆一言不發只顧看手機。

閒暇之餘,他顧自打遊戲,看球賽,王姨好幾次等到晚上睡覺前,想向丈夫傾訴心裡的委屈,可丈夫連看都不看一眼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。

丈夫的敷衍,讓她深深地感覺到,在丈夫眼中她還不如遊戲重要,於是下定決心要離婚。

有句話說:

無回應之地,即是絕境。

擊垮一個女人的不是出軌,不是家暴,而是丈夫無數次的敷衍。

其實,女人的安全感無外乎自己的真心被善待,自己的感受被重視,自己的付出被在乎。

再執著的人,也受不了漠然無視;再痴情的心,也經不起冷言冷語。

對待愛人最殘忍的方式,不是欺騙背叛,而是敷衍和逐漸淡漠。

比起驚喜和浪漫,事事有回應,才是愛人需要的最大的安全感。

對孩子事事回應

是最大的關愛

盧梭曾說:

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里。

而這部分人也包括孩子,表面看似乖巧聽話,但孩子的內心世界裡,卻住著絕望。

很多時候,讓孩子絕望的,不是父母的打罵和吼叫,而是一次次置之不理。

自媒體作者@水色 曾經講過一件事:

一次,她帶女兒去一家體驗店玩,旁邊一個小女孩,拿著做好的手鍊,興奮地問她媽媽:「媽媽,我做的手鍊好看嗎?」

第一次,媽媽似乎沒聽到,專心看手機。小女孩又問第二遍,但媽媽只隨意點點頭,卻壓根沒看手鍊。小女孩有些失落,幾分鐘後,再次問第三遍。

這時媽媽不耐煩地說:「媽媽很忙,你就不能自己玩嗎?」

她愣住了,但隨後突然把手鍊往桌上一甩,大聲喊道:「我不想玩了!」

媽媽回過神來,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委屈,反而覺得她不可理喻:「不好好玩就回家!」

說完一把扯過女兒,向門口走去。

其實孩子只是想要媽媽的一點關注和肯定,如果你能回應她,她會很滿足,也不會一直索要。但如果你忽視她,她攢夠了失望,傷心,最後把心上鎖,再也不會輕易對你敞開。

父母對孩子的冷漠忽視,是無形的家暴,會在不知不覺中摧毀了孩子。帶給孩子的傷,終其一生都難以治癒。

記得有一次坐高鐵,旁邊坐著一對母女,孩子看窗外風景,突然非常興奮地對媽媽喊:「媽媽,快看,外面好多花,好漂亮。」

媽媽給了孩子積極地回應:「哇!媽媽也看到了,這片花海真漂亮呢。」

孩子很高興,於是小嘴開始了不停地問她媽媽各種問題。

難得的是,媽媽每個問題都很認真地聽,聽完耐心地回答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為什麼,並且和孩子一起討論起來。

孩子突然在她媽媽臉上親了一口,說:「媽媽,我愛你喲」。

我看到這一幕,心底忽然覺得很感動。

媽媽對孩子的認真互動,足以表達父母的愛。
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說:

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,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。

有愛的父母,能夠花更多的心思去傾聽和了解孩子的內心,能夠體會孩子的感受,並和孩子一起成長。

比起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,我們更應該給予孩子無價的回應。

要知道,父母的積極回應,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生的底氣和安全感。

有句話說:「沒有被回應的「行為」,即使再怎麼「有趣」,都將變得索然無味。」

的確,一塊石頭丟進水中都能濺起水花,更何況是人與人之間,若不是雙向在乎,你的付出也只是無趣的討好。

那個對你事事回應的人,並不是對方真的閒,他只是對你一直有空。

往後餘生,請別再忽視那個打擾你的人,對珍惜你的人及時回應。

對父母事事回應,是最樸實的親情關懷。

對愛人事事回應,是最忠誠的愛情告白。

對孩子事事回應,是最寶貴的育兒心經。

餘生很貴,願我們都能做一個事事有回應的人。不被辜負,亦不負所愛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