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的的意義有深重?
董卿曾這樣描述過:
「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父母不僅養育了我們,也在塑造著我們。
如果說母親是我們隨時可以避風的港灣,那麼父親則更像載我們出海的船,以把我們推向遠方的方式,擁我們入懷。」
為了保證我們有更舒適的生活,父親在看不到的地方,對這個世界低聲下氣,母親用柴米油鹽,撐起了整個家。
我們踩著父母的肩膀,才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繁華。
但或是因為時代隔閡,或是受煩擾蒙蔽,我們總會忽視父母的付出。
年少不知父母恩,再懂已是中年人,半生糊塗半生醒,回首以過回饋時。
等到真正醒悟,父母早已頭髮花白,命數將近。
父母的離逝,是生命表規律使然,但也是子女最為無奈的時刻。
離去的人已經釋然,但留下的人卻脆弱難緩。
父母之中,如果有一個人先走了,有孝心的子女,必然會做好這三件事,以示寬慰。
01
陪伴必不可少
如果要問花甲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?
答案並不是富足的錢財,珍貴的補品,有趣的新時達產物,而是適時的陪伴。
小時候,父母對我們,大多時候都是有應必求。
無論是物質的給予,還是精神的陪伴,他們都會儘量滿足,無論在外界怎樣疲憊不堪,面對我們時總會喜笑顏開。
然而父母年老之後,雙方的態度便有了質的轉變。
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靠山,長大後我們成了父母的世界。
他們心中牽掛,擔憂的只剩孩子,但身為子女的我們,卻沒盡到應有的義務,常常因忙碌的工作,艱難的生活,而忽視了父母的存在。
或許等父母其中有一人離開世間,我們才會醒悟。
面對留下的那一位,我們務必要多加陪伴,就算不能做到時時刻刻圍繞身邊,也要定期打個電話、發個信息問候。
這樣才能減少他的孤寂感,不至於喪失生活的熱情。
02
理解也是支持
身為子女,最大的失敗便是總「自以為是」。
給予給父母的,是自認為他們需要的,要求父母的,也是自認為他們要執行的。
在整段過程中,從未詢問過父母的真實想法。
其實,人人都有自我思緒,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,就算已年過花甲,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,心之所向。
身為子女,不應阻礙,更無權否定。
特別是父母中只有一人在世時,更應該認真傾聽其內心所想,尊重其生活選擇。
有的人喜歡恬靜淡然的生活,那就不用多心安排,順其自然就好。
有的人喜歡活躍熱鬧的環境,那就費心安排,順遂他意。
不管哪種情況,最終目的就是讓他過得更舒心。
這是對他的支持,更是對他的安慰,只有這樣,他才有被重視的歡愉,才能安然度過餘生。
03
不消耗是基本
父母忙碌大半輩子,為了就是子女的生活能幸福美滿。
有的人能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,而有的人卻不以為然,甚至在家長的寵愛下,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,做起了人人牴觸的「啃老族」。
就算已經成家立業,仍不知上進,將生活的重擔,家庭的瑣碎,全施加在父母身上,根本不考慮父母是否能承擔得住。
對長輩來講,這無疑是一種悲哀,更是一種壓力;對子女來講,理所應當的汲取,是不孝的表現,長期以往下去,會成為無欲無求,毫無自理能力的「廢人」。
日本一部紀錄片《9060家族》中便是如此:
伴侶早早過世,獨留於世的父親,不但沒有享受到子女的照料,反而要用為數不多的退休金養活52歲的女人和63歲的兒子。
其中,63歲的兒子還沉迷於小賭博,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。
最終父親在遺書中一直懺悔,稱自己養了兩個廢物孩子,對不起這個世界。
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,卻要被兒女消耗,太過於心酸。
身為子女,一定要心懷感激,善待父母,若不能讓父母享樂,最起碼不要消耗。
這已經不涉及孝心了,而是基本的道德準則。
伴侶離去,獨留於世的老人,難免會心有鬱結,消極度日。
身為子女,務必要多加關注,照料他的生活,滿足他的需求,尊重他的想法,讓他能安度晚年。
趁著我們未老,趁著父母尚在,用心照料,切勿留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遺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