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愛情」能保障婚姻,其實是一道偽命題。
忘記在哪看過這樣一句話: 「人們都會以為,戀愛或者婚姻,是感情的升華,是幸福的開始,可當進入長久的陪伴中時才發現,考驗才剛剛開始。」
當兩個人成為親密伴侶時,真正的考驗才真正開始,因為感情前期其實毫不費力就能維持。
新鮮感能穩穩抓住彼此的興趣點,一丁點愛意也能延續陪伴,不重複的浪漫和驚喜能夠裝點生活。
但是從成為伴侶開始,愛意會被慢慢消耗,新鮮感也會漸漸流失,愛著愛著就不那麼愛了的人大有人在。
畢竟,愛情是「激素」的產物,是被異性刺激後分泌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後的衝動。
看透了愛情的真相,才不會對愛情寄予過高期望,用現實的眼光看待婚姻就會明白,能過一輩子的夫妻,靠的從來不是愛情。
這不是說愛情不重要,而是在說,對於維持婚姻而言,這幾個因素比愛情更重要。
01 「人品」:左右彼此
選擇 一段婚姻最終的走向,是彼此的「人品」決定的。
《三十而已》中的許幻山為何會背叛婚姻?真的是因為他不愛自己的妻子,或者是妻子不夠優秀嗎?
不是,而是因為他無法拒絕誘惑。
當林有有以「崇拜者」的身份出現在他生活中時,他即便清楚妻子的賢惠,也無法拒絕「免費」送上門的誘惑。
人品不佳的人就是如此,他知道有些事不該去做,但依然會做,事後後悔真誠悔過的是他們,被原諒後重複犯錯的也是他們。
因為他們缺少最基本的道德約束。
無論是一個人是否能夠忠於婚姻,還是能不能主動分擔家務,都與責任感、道德感等等決定人品的因素有關。
人品越好的伴侶,越能在眾多選擇中做出正確的選擇,他們不僅僅是想忠於婚姻,更是想忠於自己。
有些人的離開是防不住的,只有愛一個人不會輕易離開的人,婚姻才更容易維繫。
02 . 「物質」:生活最為基礎的保障
作家亦舒第一次結婚時,因為幼稚做了錯誤的決定。
當時的亦舒總以為物質在愛情面前不值一提,甚至被愛意沖昏頭腦時,認為不考慮物質是足夠愛的證明。
但是,真正步入婚姻後的亦舒發現,沒有物質做基礎,婚姻生活是很難長久維繫的。
結婚不過三年,在兩個人的生活萬分拮据,生了孩子卻養不起的時候,亦舒離開了自己曾深愛的男人。
事後她在自己的書里寫道:「一個人可以窮,但兩個人不行,因為彼此會把窮怪罪給對方。」
這不是說足夠有錢,婚姻才能維繫,而是在說,要想婚姻長久維繫,起碼兩個人要先保證最基礎的生活。
在彼此沒地方住,不敢生孩子,治不起病,甚至沒錢結婚時,再濃烈的愛意也容易因此逐漸消散。
因為兩人很容易在無助之時,下意識覺得「如今的窮是因為對方」。
荷爾蒙負責動情,可生活卻充斥著柴米油鹽,離不開衣食住行,一旦缺乏最基礎的保障,便很難再有精神層面的纏綿愛意。
說白了,婚姻本身就是現實的產物,唯有現實能夠維繫,婚姻才能長久維持。
03 .「價值」:產生羈絆的關鍵
婚姻里,彼此的價值能夠被需要,兩個人才更容易產生羈絆。
價值的不被需要,會讓彼此產生難以解決的矛盾。
之前公司里的一位領導,幾乎每天都會加班,創業前期整夜睡在公司,大家都羨慕他的妻子找到了一個如此上進的男人。
然而,兩個人的婚姻維持不過三年,最終和平離婚。
說起原因,其實兩個人都沒錯,只不過價值無法匹配,對於婚姻的觀念有衝突,互相不需要罷了。
男人想打拚事業,女人卻期待男人的陪伴,不能說誰錯了,只能說不適合。
很多夫妻也是如此,一旦觀念上產生不合,彼此當下的價值不被承認時,即便兩個人都很優秀,婚姻也容易無疾而終。
究其根本,能過一輩子的夫妻,是需要價值匹配的。
一個人沒有上進心沒什麼,只要另一半喜歡他的顧家就夠了;一個人不會做飯沒什麼,只要另一半不會嫌棄就夠了。
朝夕相處的兩個人,很難一直互相欣賞,但彼此要認可對方的價值,這才能長久生活下去。
結語
曾在書上看過這樣一段話: 「婚姻就像爬山,兩個人相依相偎、雙手緊握、互相拉扯著上山,再後來,兩人需要攙扶著下山。」
上山其實很容易,新鮮感的加持下,只要用心欣賞沿途的風景,就不會覺得前路漫漫。
但是當上山的路消耗了太多的精力,風景看了個遍,雙腿已經發軟時,下山才會變得艱難,彼此也許會責怪對方,也許會後悔攜手上山。
而那些能將婚姻維持一輩子的夫妻,不過是在人品的加持下,學會了互不埋怨,互相承擔責任。
婚姻最好的模樣,不是一輩子不爭不吵,而是爭得面紅耳赤之後,也願意給予對方一個擁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