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給予孩子的教育和幫助,都應該有限度。 你替孩子做得越多,孩子的成長空間就越少。 鄭淵潔說:「孩子的成長,成也母親、敗也母親。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能夠用來鍛煉他們的事情是有限的。 如果媽媽替孩子做了本屬於他們的事情,孩子的成長空間就會被壓縮。 滿分的媽媽,最容易養出零分的孩子。 有時候,媽媽偷的懶,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。 懶得催促: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閨蜜有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,習慣睡懶覺。 每天早晨,她催促女兒好幾次,女兒依舊賴在床上,嘟囔著: 「我再睡會兒。」 結果開學不到一個月,已經遲到了五、六次。 每次遲到,女兒在學校挨了批評,就會回家抱怨媽媽沒把她叫起來,害得她挨老師批評。 閨蜜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,於是告訴女兒: 「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。從明天早晨開始該幾點起床你定好鬧鐘,如果鬧鐘響了,你還賴著不起,媽媽也不會管,一切責任自己負。」 女兒完全不放在心裡,畢竟之前媽媽也說不管她,最後還是忍不住催她起床。 第二天早晨,鬧鐘響了,她還在床上賴著,等著媽媽過來喊她起床。 然而,這一次,媽媽鐵了心不管了。 等到她自己起床的時候,已經九點多,上學又遲到了。 回到學校,老師當著同學們的面批評了她,讓她覺得特別不好意思。 後來,只要鬧鐘一響,女兒就會自己爬起來。 甚至還學會了晚上提前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,收拾好自己的書包,把時間都利用好。半學期過去了,女兒早晨起床上學,再也不用大人說了。 賴床是很多孩子的毛病。 為了孩子上學不遲到,很多媽媽都是直接掀開孩子的被子,反覆催促。 媽媽們忍不住抱怨:孩子怎麼這麼懶呢? 其實不是孩子懶,而是媽媽太勤快,剝奪了孩子的主動性。 一個孩子的自覺,永遠都來源於自己,而不是外力。 懶得輔導: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張圖片。 圖片上用加紅加粗的字體寫著:不要喊媽! 有困難第一時間請嘗試著自己解決,不要第一時間就喊「媽」!謝謝配合!合作愉快! 現實生活中,遇到問題就喊媽的事情,真的很常見。 同事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。 她女兒還在上小學,有一次,孩子寫數學作業寫了不到十分鐘,就聲音嘹亮地開始喊:「媽媽,這一題我不會寫,你快點過來。」 當時還在洗碗的她,想也沒想就放下手裡的抹布,走進女兒房間, 拿起作業本看了一下,然後告訴女兒解題的方法和步驟。 沒過多久,孩子又有不會的題目,她只好快速完成手上的家務,坐在孩子旁邊輔導作業。 好不容易寫完作業,她跟孩子商量: 「以後不會的問題,你自己先想要想,好嗎?」 孩子笑嘻嘻的,特別不在乎地說: 「可我有你啊,我不會的題目,你都會告訴我答案啊。」正是女兒這一句脫口而出的話,讓她突然警醒。 在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,我們總是下意識地直接給出答案, 忽略了這樣的舉動會讓孩子越來越懶得動腦,喪失了獨自思考的能力。 可就如愛因斯坦說: 「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。」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以後遇到問題就只能依賴別人,他只能永遠停在原地。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,就應該把思考的能力還給孩子。 在他們提出疑問的時候,媽媽可以多「裝傻」。 就像後來女兒再問同事作業怎麼做的時候,她就會跟孩子說: 「這道題媽媽也不會,你學會了也教教媽媽吧。」 漸漸的,孩子喊媽的時間少了,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, 也會先自己想想怎麼做,想不出來就翻翻課本。當媽媽懶得動腦了,孩子就會自己專注的解決問題。 以後做什麼事情,都會想辦法在有限的時間裡,很高效的完成自己的目標。 懶得說教: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家盧梭認為:「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,就是:講道理,發脾氣,刻意感動。」 在孩子看來,媽媽不斷重複的道理,說多了也就成了指責和批評。 知乎有個網友,小學的時候,媽媽每天早上都會反覆叮囑她: 「上課別開小差,好好聽課,不然成績會下降。」 「不懂的問題,要多問老師,知道了嗎?」「放學了就回家,不要在路上玩,聽到了嗎?」 這種嘮叨一直換湯不換藥。 初三的時候,她媽媽早上六點多,就開始在她耳邊說: 「你現在不起來背書,還能考上高中嗎?」「你不拼命學,肯定考不上。」 「早上就是記憶最好的時候,你還不起來,天天都沒點規劃」…… 類似的話,她聽了成千上萬次。媽媽每說一次,她內心就煩悶一次。 雖然有時候能理解媽媽的嘮叨是一種提醒,也是一種警告。但是天天都聽著一樣的話,讓她整個人變得越來越消極, 最後不管做什麼都破罐子破摔,甚至跟媽媽對著幹。 時間久了,內心還萌生出一種自我懷疑, 覺得她自己是不是真的做什麼都會出錯,做什麼都不行。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「超限效應」。 意思是指某種刺激過多、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, 從而讓人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。 媽媽的每一次說教,都是對孩子心理上的一種刺激。說教的次數太過頻繁,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耐煩。 而且長時間的嘮叨,會讓孩子形成一種「限制性信念」,也就是固定思維。 它的存在,會讓孩子慢慢覺得自己就像媽媽嘴裡說的那樣, 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對自己產生懷疑,從而限定了自己的成長。 懶得動手: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作家畢淑敏在《學會生病》中講了自己和兒子的一個故事。 有一次,她看孩子蔫蔫的,習慣性伸手摸摸孩子的額頭,發現孩子生病了。 她剛想到家裡專儲藥品的櫃裡找體溫表,突然怔住。 因為她突然發現,每次孩子生病,都是她在照顧孩子,孩子也習慣性依賴她了。 於是她停下來,認真地跟孩子說:「你都這麼大了,必須學會生病以後怎麼辦。」 孩子得意地說:「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後怎麼辦,找你。」 畢淑敏問他:「如果你找不到我,也找不到爸爸呢?」 兒子有點不以為然:「那我就忍者,反正你們早晚會回家。」 看著事事都依賴著自己的兒子,這一次畢淑敏鐵了心讓孩子自己去醫院看醫生。 兒子擰不過她,只能搖搖晃晃地獨自出門。 孩子剛出門,畢淑敏就後悔了。她覺得自己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, 在孩子有病的時候,不但不幫助他,還給他雪上加霜。 她忍不住擔心孩子,害怕孩子路上遇到什麼意外。 但她更清楚:她可以照顧孩子一時,但沒辦法照顧孩子一世。 正如她在文中寫道: 「總有一天,你要離我遠去,獨自面對包括生病在內的許多苦難。 我預先能幫助你的,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。它也許不那麼準確,但聊勝於無。」 媽媽想給自己的孩子最精心細緻的照顧,是本能。 但如果我們就不願意放手,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, 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,又有誰能無微不至地貼身照顧他呢? 就像《少年說》裡的一個媽媽,因為老母親生病了, 所以回去照顧老母親一個月才回來。 結果已經高一的兒子卻吐槽,媽媽不在家的一個月裡, 他沒吃過一頓好飯,爸爸也不給他做飯。 媽媽反問兒子: 「爸爸不給你做飯,你為什麼沒有想到給爸爸做?」「我很想回到小時候, 天天帶著你,但是人要學著自己長大,學會走自己的路。」 有些路只能讓孩子自己走。 媽媽放手,是給孩子上的人生中最關鍵的一課,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 因為學會獨立,學會生活,這些,都是人一生幸福的根本。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:「母親的含義是影響。」 媽媽這個角色,本身就帶著偌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 很容易讓媽媽在教育好孩子的時候失了分寸。 可是事事都太用心、太用力,不是愛,是傷害。 媽媽控制太多,孩子就沒機會學會負責。 媽媽說太多,孩子就沒機會學會自己思考。 媽媽包辦太多,孩子就沒機會學會獨立。 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,需要媽媽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界。 點個贊吧,為了孩子,請媽媽們「懶」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