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好的母親,應該是什麼樣子?
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,你會發現,有個詞怎麼都繞不開——情緒穩定。
一個合格的母親,可以不用樣樣優秀,可以偶爾懶惰,可以偶爾膽怯,
但至少得做到別把垃圾情緒傳染給孩子,只有情緒穩定的母親,才會讓兒女體會到究竟何為「愛」和「被愛」。
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所說: 母親的含義是影響。
一個孩子人生中的情緒格調,都是由母親帶來的。
01
孩子性格好不好,和媽媽關係重大。
媽媽的為人處世、生活態度,都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孩子的性格裡,影響著孩子的一生。
有遠見的媽媽,懂得在孩子面前,用自己性格裡的優勢部分引導孩子。
而以下這三種媽媽,更容易導致孩子形成負面性格——
媽媽越強勢,孩子越懦弱
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有過精彩論斷:
強勢的媽媽過於嚴厲的管教方式,容易抹殺孩子的個性,讓孩子失去自信,沒有主見,過分依賴媽媽。
面對強勢的媽媽,孩子往往會本能地討好「強者」。
媽媽越焦慮,孩子越自卑
有人說,這個世界上,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。
因為在「做媽媽」這件事上,越是投入,當孩子出現問題時,就越是焦慮。
過度焦慮的媽媽,有時候一不小心活成了「災難預言家」。
孩子的某個小錯,我們都要以此預言他日後的人生走向、發展軌跡,
然後應激出更強的焦慮,讓自己陷入過度緊張的狀態。
不僅如此,過度焦慮的媽媽會繼續加強對孩子的「控制」。
然而,焦慮會傳染,在心理神經學上叫做「情緒感染」,並且關係越親密影響越大。
媽媽愛抱怨、愛哭窮:
母親的生活態度積極向上,也會將這種正能量帶給孩子。
如果媽媽總是在生活中抱怨愛哭窮,
會使孩子陷入愛抱怨的情緒狀態,對生活失去信心,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。
而且,母親在生活上對孩子過於苛刻,孩子想要得到的物質,母親常常因家庭情況不太好而拒絕,
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吝嗇,孤僻等性格,也不能夠學會分享。
02
如何做個好媽媽
① 不亂遷怒,淡定
很多媽媽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煩,一回到家發現自己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事,
就會把積壓的委屈、憤怒都借著孩子發洩出來。
有時明明只是一件小事,可媽媽就能揪著它大聲朝孩子嚷嚷,
到最後孩子變成了壞情緒的出氣筒,有苦說不出。
別把情緒帶回家,見到孩子的那一刻,忘掉所有的不愉快,孩子不欠你什麼,有話,好好說。
② 不亂抱怨,冷靜
媽媽們都普遍比較喜歡嘮叨,但很多嘮叨都是以抱怨的形式呈現的。
抱怨多了,孩子的價值觀也會受到影響,看待事物會更加消極悲觀。
努力去做個熱愛生活、積極向上的媽媽,把抱怨的時間都投資在自己的身上,孩子也會有樣學樣。
③ 不亂批評,理智
當孩子告訴媽媽自己沒考好或者做錯事時,不要當頭一喝,直接批評。
媽媽們總是太愛聯想,一個月考分數就能關聯到20年後的日子。
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去挖苦孩子,把孩子貶低得一無是處,人都有自尊心,孩子的自尊心反而更強烈。
孩子做錯事,那就讓他認識到錯誤,喝斥和批評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,當然,過分柔聲細語也有損威嚴。
嘗試制定一個懲罰規則,教會他什麼是對,什麼是錯,什麼可為,什麼不可為,做了好事有賞,做了錯事得罰。
④ 多多鼓勵孩子
多多鼓勵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想法,很多時候,都是媽媽一個勁地念叨,
孩子假裝默默傾聽,等到了青春期,家長才發現,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叛逆,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。
多和孩子交流,多表揚讚美孩子。
孩子拿了個獎狀,多誇誇他,孩子做了件好人好事,
一句「你真棒「也並不難,孩子有了心事,就做個知心大姐姐,聽他說一說學習生活中的小煩惱。
⑤ 減少「你必須」的強勢表達
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屬,媽媽十月懷胎,確實辛苦,但這不是把控孩子的理由,孩子依然是個獨立的個體。
不要用太過強勢的語言,諸如「你必須……、
你一定要做……否則就是不孝」類似帶有壓迫性的詞彙去和孩子對話。
愛孩子,就要尊重孩子,而尊重孩子,就得徵求孩子自己的建議。
03
父親的愛決定母親的情緒
李宇春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就被問到「父親給你最大的影響是什麼?」
她不假思索的回答:「愛我媽媽。」
網上也曾流行過一句話:最好的家庭教育,就是爸爸愛媽媽。
這句話裡隱藏了2個說法。
其一,媽媽有了爸爸的愛,情緒才會穩定。
其二,媽媽情緒穩定了,孩子的家庭教育才會走向正軌。
這一切的前提,都是爸爸的愛。
但我們常常會發現,爸爸在中國家庭的作用幾乎是缺失的。
家庭教育上不著力,家務活上看不見他的身影,就連對媽媽的關心和體貼也少得可憐。
作家蘇岑說過,自私的男人,註定訓練出自私的女人。
一個冷漠憂鬱的女人,背後也許是個時常花天酒地的男人
一個暴躁易怒的女人,背後也許是個對家庭不聞不問的男人。
而一個情緒舒緩,溫和大方的女人,她的丈夫一定是個懂愛、會愛的人。
和諧的家庭需要靠爸爸、媽媽、孩子三方共同創造。
爸爸愛媽媽,
孩子才會在情緒穩定的有愛氛圍裡茁壯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