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人們思想的進步,養兒防老這個概念已經逐漸淡化,有一部分老人更傾向於提前對自己的晚年生活進行規劃,比如發展一些興趣愛好,或者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,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:給自己找點事做,盡量不給子女添麻煩。
不過,也有些老人認為,人到晚年就應該和子女住在一起,這樣彼此之間都能相互照顧,但這樣做真的如他們所想的那般順利嗎?人到晚年後,要怎麼養老?
說起老人的養老,這是一個很難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,很多老人到了晚年,都可能還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裡,然後怎麼養老才是適合自己的。
過去大多數老人,老了之後都會選擇跟子女同住,他們覺得堅守傳統「我養兒小,兒養我老」,這個准不會有錯的。
的確,這世上,最好的依靠就是親人,人老了能得到子女的照顧,也是一件很美滿的事。
但是,當下的社會,卻和過去大不相同,以前養兒防老,現在就不一定。
可能有些子女確實很孝順,但我們老人也不再適合跟子女同住了,因為老人和年輕人的代溝問題,生活習慣的差異,還有年輕人所背負的壓力,最終導致我們老人難以在兒女家住的舒心。
67歲的老人陳大媽坦言:在兒女家各住了一年後,我才明白人老了住哪最舒心
講述人:陳大媽
我今年67歲,老伴72歲,我們倆同年退休,算下來已經退休有12年了。
我們有一兒一女,都在大城市安家立業,過得還不錯,也對我們老兩口很是孝順,雖然他們年輕人都比較忙,很少回來陪伴我們,但只要我們有啥需要子女幫忙的時候,他們都會應聲到位,這是我和老伴最欣慰的。
剛退休的時候,我們覺得兩口子獨居挺好的。
因為我們倆的退休金加起來有8000多,基本生活不用愁,還有我們周圍也有很多老夥伴,住得也不會孤單,平時節假日兒女們也會回來。
所以,退休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,我和老伴一直過著獨居生活。
然而,人老了,身體的一些小毛病的出現,卻讓我和老伴有點慌了。
退休第五年開始,我和老伴陸續不再健康,我得了關節炎,幹不了什麼重活,而老伴則是心臟問題,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醫院檢查一次兩次。
雖然說我們這種情況,還不至於影響基本生活,日常還是可以自理生活的,但是每次犯病時,身邊找不到年輕人幫忙,我和老伴就很慌,萬一有個突發情況,子女又在外面,我們該怎麼辦?
那時候,也看多了老人在家發病無人知,最後走掉的新聞,這也大大讓我和老伴擔憂起來,感覺老兩口這麼和子女分開,好像不是一個很好的養老方式。
於是,我們就想去兒女家生活,但也怕子女們會有點難為情,而我就試探性跟兩個子女說了下這個請求。
沒想到,子女們一聽說我們這兩個老頑固,要去他們家生活,就欣喜萬分,紛紛爭著要把我們接過去。
尤其是女兒,說她和女婿買了大房子,早就想讓我們過去生活一段時間。
看到子女們這樣熱情,我們擔憂的心也放了下來,不過為了平衡子女孝順的心,我們最終還是跟子女商量,每家輪流住一年,然後兒子比較大,我們就先去兒子家開始。
在兒子家,我和老伴一開始住得蠻開心的。
為了迎接我們到來,兒子兒媳把一個向陽的卧室整理出來給我們住,還給我們買了按摩椅、泡腳桶等一些療養器械,著實十分用心。
剛來不久,兒子還經常帶我們到處逛,吃吃喝喝的,讓我和老伴很是滿足。
兒媳呢,比較不會直面表達,但卻是經常買東西給我們,一會買衣服一會買鞋子,一會又買保健品。
不僅如此,兒子兒媳啥都不讓我們干,買菜做飯、洗衣拖地,都被他們承包了,我們兩口子,就直接在家坐等被照顧。
不過,生活一段時間後,我和老伴就不自在了。
每天這麼閒著也不是辦法,尤其是看著兒子兒媳工作這麼累,又還要回來伺候我們,更是過意不去,畢竟我們兩口子也不是完全不能自理了。
於是,我和老伴也就閒不住,慢慢自己動手幫忙做點事。
我們自己買菜做飯、打理家務,一開始兒子兒媳是不願意讓我們干的,但勸不住我們後,也就慢慢接受了。
然而,就因為我們動手幫忙分擔家務後,我們和兒子兒媳開始有了一些分歧和矛盾。
我和老伴做菜,都喜歡一次性做多點,然後一餐吃不完,下一餐直接熱一下就可以吃,而兒媳她們卻吃不慣,老是說過餐的飯菜,有什麼細菌,會致癌什麼的。
還有我們打掃衛生,都喜歡把拖地水拿來澆花澆草,或者留起來沖馬桶,可兒子每次發現我們這存儲髒水,就忍不住說我們幾句,說我們這樣一點也不衛生。
除此之外,漸漸地,我們做什麼都好像和兒子兒媳相衝似的,說話大聲點,就說我們吵;撿點廢品賣,說我們很丟面子;教小孩說點方言,也說我們誤導孩子;內褲內衣不分開洗,又說我們沒有衛生巾。
總之,在兒子家這一年裡,我們做什麼都會被兒子兒媳說兩句,這讓我和老伴十分不悅,雖然兒子兒媳對我們還算孝順,但是老是被嫌棄、指責,這真的會讓人受不了。
後來,在第12個月還不到的時候,我們就找了個借口,提前去了女兒家住。
因為女兒家有保姆,我們過去住也比在兒子家要舒服,每天也不會閒著不好意思,畢竟有保姆料假家務事。
每天我們兩口子,就吃吃喝喝,沒事就去外面走走逛逛。
女兒女婿也對我們是關心,怕我們在家會過得單調,就經常抽時間帶我們周邊遊玩。
說實話,女兒女婿對我們兩口子很孝順,也很包容,不管在代溝問題上,還是一些生活差異上,都會遷就著我們,不會像兒子兒媳那樣直接指責出來。
特別是女婿,知道我們喜歡吃家鄉菜,就經常特意讓保姆做,他們不愛吃也會陪著我們一起吃,還有我和老伴喜歡在家裡K歌,女婿也毫不介意,還花錢把我的房間裝修了下,變成K歌房一樣,有電視有音響,還有卡拉OK的設備,讓我和老伴特別喜歡,在女兒家也生活的很開心。
但女婿對我們好,而親家兩口子就不樂意了。
我們在女兒家住的第7個月時,親家兩口子就跑了過來,要住在一起,揚言要在這裡養老。
其實親家兩口子,一直是住在離女兒家不遠的一個老房子里的,他們也在那住得很舒心,女兒女婿買這大房子的時候,邀約他們來住,他們死都不來,說在老房子住的好。
所以,親家兩口子突然來同住的原因,我和老伴大概也猜出了一二。
這種情況,也著實讓女婿為難了,因為房子一共四房,一間被改成書房,女兒女婿住一間,外孫子住一間,我和老伴住一間,就沒地方給親家住了。
面對不肯罷休的親家,我們倒也識趣,知道「女兒家不是自己的家」,於是不想讓女兒女婿不好做,就提出了兒子那邊去。
雖然女婿說,可以把書房改造一下,也是可以住得下一大家子的,所以叫我們不要太快走,再住些天也沒事。
但是女婿的心意我們是知道的,可親家之間住在一塊,始終不是一件好事,表面看似和氣,背地裡總會有分歧和隔閡的。
為了不讓年輕人夾在中間為難,我們走就是一種最好的解決辦法。
離開女兒家後,我和老伴也沒有再回兒子家,而是調頭回到自己家裡。
因為經過在兩個子女家住了一段時候,我發現人老了,子女家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養老歸宿。
子女是孝順的,我們不否認,可長時間住在一起,對他們影響和叨擾,始終會把這孝順給覆蓋了,即使可以容我們一直住下去,但也不會住的愉快。
而回到自己家裡,我們是自由的,不用迎合兒女們的心情生活,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想怎麼料理生活,就怎麼生活,不用為了顧及兒女而剋制的生活。
至於我和老伴的照顧問題,我們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,那就是請個保姆回家,反正我們倆退休金那麼高,拿出4000請保姆,我們還有4000元用於生活,還有子女每個月多少都給我們點錢。
而且在女兒家體驗過保姆伺候的生活後,我們也發覺現在的保姆,很專業也很有耐心,非常適合伺候我們老人養老。
所以,在兒女家各住了一年,兜兜轉轉又回到自己家生活後,讓我明白到,人老了,還是在自己家養老更舒心自在。
結語:
其實說來說去,人老了靠自己養老,就是最舒心的。
雖然當下有很多子女特別孝順,也很有出息,各個也很願意把父母接到身邊來養老,但是我們去子女家短住是可以的,長住久了,始終會引起一些矛盾和分歧的,而影響了我們的生活。
這不是說子女變得不孝順了,也不是說我們老人變壞了,而是我們老人和年輕人之間,就會因為一些因素,而慢慢發生不和諧的事情,這是很難避免的。
所以,我們有能力的老人,還是選擇自己在家生活為好,和子女拉開距離,這樣才能讓這份孝順保持更久,這也是所謂的「距離產生美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