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哭鬧脾氣差?聰明家長這樣做,5招搞定孩子的壞情緒

有人說,孩子是上帝賜予父母最好的禮物。   孩子小時候乖巧聽話的樣子像極了電影裡肉嘟嘟的小天使,而隨着孩子年齡慢慢長大,漸漸有了叛逆心理。 當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,脾氣再好的父母都會有想要爆發的時候。 但需要注意的是,憤怒只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,如果想讓孩子擁有好脾氣,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,先學會克制自己的怒火,因此,家長不僅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壞脾氣,還要教會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  兒童心理學家伊莎貝爾·菲麗奧莎在2014年出版的《走進孩子的情緒:理解他們的眼淚,微笑和語言》一書中指出:「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為他們提供心智工具,讓他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。作為一個孩子,他還不知道如何做出假設。邏輯推理、從自己的角度重新集中注意力、與自己保持距離或者預測未來。」  孩子的反應都是純粹的內心反射,在他感覺到孤立無援時,大腦產生的挫折感會引發他的憤怒。那麼在面對這種憤怒時,家長應當怎麼做呢?

1、讓孩子感受到,他是被關注着的有時候孩子生氣的點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,比如愛吃的東西被搶走了,自己的玩具被弄壞了,和小夥伴之間發生衝突了。 這時,孩子就會用發脾氣的方式,引起家長的注意,來改變現狀。 所以,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,家長一定要重視。  當孩子在對家長提出疑問,尋求說明,或者展示作品的時候,家長最好停下手裡的工作,專心回應孩子。如果手頭實在有工作推脫不開,不妨和孩子耐心的說:「寶寶,媽媽這裡有事,等媽媽忙完就幫你看,好嗎?」耐心的和孩子商議,而不是回以「嗯」「沒空」「別打擾我」。

2、尊重孩子的情緒索菲·布奎特·拉比在《仁的教育學》一書中寫道:「當我們被教育去壓抑或否認自己的情緒時,它們就會變成病態:恐懼會變得偏執或麻痹,攻擊性會變成暴力,悲傷會以抑鬱的形式壓倒我們。」  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,覺得很痛就會哭泣。 很多家長都會說:「沒關係,別哭了」「只是一點小傷,不要這麼嬌氣。」   這是很明顯的用成年人的反應來否認孩子的情緒,畢竟家長並沒有感同身受的替孩子疼。 而孩子會因為家長的反應而不繼續哭泣,但他並不明白為什麼身上會不舒服,這就有可能引發孩子的自卑和反叛心理。  當自己的情緒被否定了,孩子就無法再將外部事件和內心感覺聯繫起來。  尊重孩子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誰,他不是一個物體,而是一個人。

3、平復好心情再張口說話情緒激動中的孩子會大喊大叫,一門心思的為自己辯護,是無法跟其進行有效溝通的。受了委屈的孩子,說話的時候抽抽噎噎也是無法講事情的來龍去脈的。  因此,要讓孩子有一個冷靜期,是教孩子情緒管理的方法之一。  當孩子情緒失控時,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,而是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其冷靜下來,讓孩子數50-100個數以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。  如果孩子仍舊帶有情緒,建議適當延長孩子的冷靜期,徹底平靜下來以後,再進行有效溝通。  這個過程中,孩子不僅學會了自己緩解情緒,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也會有所提高。

4、幫助孩子表達他的情緒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,他們會用尖叫,發火,摔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憤怒,用哭泣,哽咽來表達自己的失望。 用哈哈大笑和蹦蹦跳跳來表達自己的開心。 很多時候成人會覺得這種表達方式很吵鬧,便嘗試通過各種方法來阻止孩子情緒的表達,比如:「你乖乖不哭了,爸爸就帶你出去玩」。 或者「你不要鬧了,媽媽給你買糖果。」   但是當我們知道情緒表達的作用和重要性的時候,我們就更容易接受它們。家長應該採取寬容溫和的態度,教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。  比如:「摔倒了以後,哭泣和砸地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,反而會加重你的傷,你應該來找媽媽,媽媽為你上藥,傷口會癒合的更快。」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
5、讓孩子承擔情緒失控的後果由於現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,家長對孩子會格外的縱容。 當孩子發現發脾氣能夠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,就會肆無忌憚的發脾氣,而家長則選擇一味地退讓。 卻從沒想過縱容孩子的後果如何。  家長其實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,因為嘗到發脾氣的壞處,孩子才能學着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脾氣。  雖然孩子可以通過家長的引導來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,但是後果教育是不可缺少的,因為只有親身經歷過,孩子對於自己壞情緒帶來的結果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。  孩子才會引以為戒,有意識的收斂,控制自己的壞情緒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