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《教父》中有這樣一句話,沒有邊界的心軟,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;毫無原則的仁慈,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。
小時候不懂這話的含義,直到因為借錢這件事,和親戚變成了仇人,才真正領悟。
說起來,真的挺冤的。大概十年前,小姑找上門來,對父母說小姑父住院要做手術,急需10萬元錢。
父母都是和善的人,再加上是救命的錢,他們二話沒說,便把錢轉到小姑的賬上。
後來小姑父的生命還是沒有保得住,去了。家裡失去了頂樑柱,小姑的生活可想而知。
她是父親唯一的表妹,所以思慮再三,好幾年內,父母都沒提還錢的事情。
直到這兩年,眼見小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。
她住的那一片區要開發,將會有一筆賠償款,而小姑的兒子也早已開始做起了生意,聽說小有規模,在他們那塊地方混得還不錯。
而父母的房子,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建築,配套設施老化,環境也跟不上。
辛苦了這一輩子,總想著讓他們退休後能住得好一些,就尋思著想給他們換套房。
好不容易做通了父母的工作,可是這些年房價飛升,賣掉原住房還差一些,而我那裡積蓄有限,這時母親想到了曾經借給小姑的那10萬元錢,已經近10年了。
可是當父母和小姑開口提錢的事情時才發現,你以為的血濃於水,在別人眼裡,可能一文不值。
一說到“錢”這個字,她的言行著實讓人覺得心寒。
最初是不肯承認借錢了,後來又說是已經還了,再後來就不停地哭訴,說自己這些年來有多艱難,孤兒寡母,沒有誰肯幫她一把。
十年前,10萬元亦不是小數目,父母也不過是工薪階層。
可當時看到小姑可憐,他們沒有一絲猶豫,傾盡所有為她排憂解難。
沒想到他們拿出了全部的善意,卻被小姑曲解成了親戚薄情,誰都不肯出手。
更何況,想讓還錢這件事,還是父母得知了小姑老房子要拆遷的消息才提出來的。
小姑不肯還錢,還在親戚群裡各種說謊,前言不搭後語,漏洞百出。
但是親戚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講道理的,頗有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。
所以小姑這件事,鬧騰了很久,出來說父母不是的親戚也不少,甚至還說,房子怎麼住不是住,這麼多年沒買新房,不也過得好好的。看人有錢了,就眼紅了。
一時間各種難聽的聲音都有。不經歷事情,真的看不透別人的真實面目。
這時候才發現,並不是所有的親戚都巴望著你過得好的。
或許小姑那裡的拆遷可能會有利於他們,反正不知道各自都出於什麼樣的目的,父母成為了眾矢之的,百口莫辯。小姑撒起潑來,一向老實的父母竟然也手足無措。
10萬塊錢,10年,還不附帶利息,人心和情意就值這些。
可惜父母當時沒有立借據,轉賬記錄因為時間太久也查不到了,只得作罷。
本該理所當然要回自己財產的父母,卻一敗塗地。
最後不得不違背了母親的意願換的房子,採用貸款的方式,用的是我的名字,因為他們已經貸不到款了。
曾經,我們一路成長,被教育的是愛這個愛那個,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,要及時施予援手、釋放愛心。
可是等到長大後才發現,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真心地付出。
東郭先生和狼,農夫和蛇……負心的故事太多。
親戚之間,本來因為血緣關係才凝聚在一起。一家有難,八方支援,這樣才能夠興旺和睦。
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親戚與你心性相通的。
小姑在當初有難的時候,沒有人肯對她伸手,結果父母幫忙了,卻看走了眼。
這並不是父母的錯誤,只能說他們過於相信對方,連字據都沒有立,確實是疏忽了。
與親戚相處,最怕遇到的事情就是借錢。
如果雙方都是深明大義的人,有借有還,大家把話說在明處,一切都好商量。
如果遇到了像小姑這樣的情況,只能是啞巴吃黃連,有苦說不出,白白損失。
所以,在生活中遇到有人向你借錢,一定要慎重對待。
不要因為一時的心軟,留下後患,因為,借錢容易要錢困難。
尤其是遇到這幾種親戚時,盡可能避免有錢上的往來。
其一,嫌貧愛富的人。
這一類親戚根本沒有親情可言,典型的“富在深山有遠親,窮在鬧市無人問”,世態炎涼,淋淳盡致,毫無人情味可講。
其二,借錢不還的人。
他需要時你幫助了他,事後他卻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,再也不提還錢的事。這樣的人,你給予他再多,終究是白搭。
其三,不懂得感恩的人。
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,借他錢了,他卻賴著不還,欲求不滿,背地裡還罵著你,這樣的人還是別來往了。
面對自私的親戚和向你提出來借錢時,到底該怎麼做?
大家都以為,幫人才有力量,而實際上,拒絕是一件更有力量的事情。學會拒絕,才不會給自己添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