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無法讓所有人喜歡,也沒義務討好任何人。
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:
他讓一個樂觀開朗的人與一個鬱鬱寡歡的人同處一室。
結果,不到半個小時,這個原本樂觀的人也開始唉聲嘆氣起來。
實驗證明:只需要20分鐘,不良情緒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別人。
人的壞情緒就像病毒一樣,具有很強的傳染力。
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,是遠離別人的壞情緒。
1、不與別人的憤怒糾纏。
曾經看過一個視頻,內心挺有感觸的。
有一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正在走路,路過一輛車的時候,車上的男子突然推門,差點把年輕人撞到。
年輕人還沒來得及說話,男子卻厲聲吼道:「你會不會走路,沒長眼睛啊!」
明明自己有錯在先,不僅不道歉反而還十分囂張,年輕人準備教訓他一頓的時候,母親剛好打來電話。
「什麼時候回家,飯菜都準備好了,就等你了。」
接完母親的電話後,年輕人改變了主意。
他走到男子的面前鞠了一躬說:「對不起,是我的錯,下次走路一定會注意的。」
對方翻了個白眼說「你有病吧」,然後駕車而去。
如果不是母親的電話,他很可能會和對方大動干戈,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。
生活中,有些人就像是一輛行走的垃圾車。
他們身上裝滿了各種負面情緒,急於找到一個地方傾瀉。
你若是與之糾纏,結局只會是兩敗俱傷。
與其為別人的垃圾情緒買單,不如放平心態,避之則吉。
2、不被別人的沮喪傳染。
前兩天,堂妹跟我說,她正在找新房子,準備搬出去。
原來,堂妹去年畢業的時候,在公司的附近租了個房子,和一個女孩子成為了室友。
一開始兩人相處得還不錯,距離拉近之後,女生便常常到堂妹的房間串門聊天。
只不過,時間長了,堂妹就發現,她的生活裡似乎永遠充滿了不如意。
女生常常和堂妹抱怨自己的處境:
工作不順心,時常被領導刁難,被同事排擠;
感情不如意,男朋友總是對她愛搭不理;
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,讓自己受盡了委屈……
一開始,堂妹總是耐心地勸解她,時間長了,自己也覺得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惡意。
於是,堂妹開始有意無意地躲避她。
也許是感覺到了堂妹的疏離,前兩天女生發了這樣一條動態:
「世界上哪有什麼感同身受?掏心掏肺地把人當朋友,換不來一點真心!」
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身邊有一個負能量的朋友,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?
有個高讚回答說:「痛苦,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。我感覺那個負能量的朋友,就是我生活中最大的負能量來源。」
每個人的身邊,也許都有這樣的人。
他們抱怨工作,抱怨生活,抱怨命運,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同情。
然而,負能量是會傳染的,總和消極悲觀的人待在一起,自己也會變得頹廢沮喪。
植物都喜歡向陽而生,有陽光的地方,就有溫暖。人也一樣。遠離負能量的圈子,才能還生活一片淨土。
3、不被別人的焦慮裹挾。
相信你也聽過不少這樣的說法:
「女人過了28歲還沒嫁出去,就是大齡剩女。」
「男人到了30歲,就開始變得油膩。」
「人到中年還沒有混出個名堂,這輩子也沒什麼希望了。」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焦慮:
職場焦慮、身材焦慮、容貌焦慮、年齡焦慮……但大多數時候,我們只不過是被世俗的標準綁架了。
在金雞獎論壇的舞台上,50歲女演員詠梅拿到這樣一個命題:40+女演員的現狀。
詠梅沒有抱怨年齡給自己帶來的困擾,她只是平靜地和大家分享了一件事:
每次參加活動,工作人員總是把她的照片修得毫無瑕疵,閃閃發光。
她便跟工作人員商量:「我的圖能不能儘量不修,如果非要修的話,能不能別把我的皺紋都修平了,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長出來的。」
她說:「小姑娘在擔心變老的時候,我已經跟我的皺紋和解了。現在我不僅不會對皺紋感到緊張,反而有些驕傲。年齡不是我的敵人,我的故事寫在我的臉上。而這張臉,就是對時間最真實的一種致敬。」
詠梅的一番話,像是一劑良藥,治癒了許多迷茫和焦慮的人。
現實生活中,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也承擔著別人賦予的種種壓力。
有句話說得很好:「在命運為我們安排的時區裡,一切都準時,一切都剛剛好。」
你不必為別人的期待而感到焦慮,也不必被世俗的價值觀所捆綁。
一個人只有發自內心地接納自己,才能活得自在坦然。
4、永遠不要為別人的情緒買單。
你是不是也這樣?
總是小心翼翼地照顧著所有人的情緒,生怕惹得對方不開心。
所以寧願委屈自己,也不肯拒絕別人。
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說法: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邊界,它就像是一條護城河,將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。
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,他就會意識到哪些是自己的事情,哪些是別人的。
為別人的情緒負責,是一種越界的表現。
人生在世,你永遠無法讓所有人滿意,更沒有義務討好任何人。
有人欣賞你,就有人討厭你;有人羨慕你,也有人看不起你。
總想顧及所有人的心情,只會令自己疲憊不堪。
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,並非生活過於刻薄,而是我們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。
一個人最清醒的認知,是明白別人的情緒,與自己毫無關係。
以後把你有限的時間,花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