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地方的愛情,都不一樣

愛情這事兒看起來隨意極了,似乎很容易找到,又很容易丟。   在美國住久了,很容易發現愛情的地域性特徵千差萬別。  美國東部的愛情實際至極。等級分明的新英格蘭,從高中開始給人們貼標簽,精英和草根永遠井水不犯河水,自費讀私立大學的姑娘如果跟拿獎學金上學的窮小子在一起,似乎就是異類了。而草根們也有著一套約定俗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,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公司相遇的兩個人,身份都要差不多能匹配,《欲望都市》裡律師和出租車司機的組合幾乎是天方夜譚,曼哈頓投行前台的小職員約會後台主管都得用「臨幸」來形容。  而在傳統的中部,保守和忠實成了愛情的標簽。有住在農場天天開皮卡來上班的同事,娶了自己家隔壁農場主的女兒,兩人從小一起套牛套馬,長大了順理成章套在了一起。鄉村音樂裡的愛情簡單又質朴,很多人似乎篤信,婚結了就不能用來離。

全職太太是個非常合理的設定,而職業女性下午三點下班回家照顧孩子也是順理成章的。  後來到了西岸,愛情變成了金門大橋上的一片霧氣,不但種族、年齡、職業的界限消失了,甚至性別的概念也模糊了。情侶的顏色是混合的,年齡是讓人疑惑的,在宜家見到兩個爸爸帶著兒子逛街也是習以為常了。有大量崇尚自由主義的美國人搬家到加州,也有不少加州人因為受不了如此開放的文化逃離加州。移居德州的加州同事憤慨地告訴我,加州根本不是美國,絲毫沒有傳統美德。但也有搬家至加州的德州同事告訴我,加州才是最有美國民主精神的地方。這裡愛情也是民主的,婚姻也是自由的,約束沒有了,規矩也沒有了,有的人享受自由戀愛,有的人享受放縱欲望。  而北京的愛情呢,大多不是北京人的,而是那些做著夢的北漂青年們的。人和人有各種方式相遇,在學校裡借本書可以相遇,乘公司電梯可以相遇,買麻辣燙忘帶錢也可以相遇。愛情這事兒看起來隨意極了,似乎很容易找到,又很容易丟。  於是,你離家千裡的寂寞,賭上青春的倔強,痛徹心扉的絕望,還有你輕描淡寫的嘆息,都由一個曾經的陌生人翻閱,然後撒在沒有盡頭的霧霾裡。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故事。  熱心聽眾:「你好!我29歲了,談過男朋友,可現在到了適婚的年紀還是單身,父母特別著急,介紹了一些人,可沒一個是我願意交往的。別人問原因,我只能說感覺不對,具體哪裡感覺不對,其實自己也不知道。我喜歡的人對我又不大感興趣。是不是自己的眼光跟上了,實力沒有跟上?不甘心找一個人將就著過日子,可是女生容顏易老,還可以再等等嗎?」  主持人知心姐姐:「29歲單身也沒什麼啊,我29歲上半年也單身,可能我還不如你呢,因為在那之前的29年我也一直是單身。只不過單身和單身之間也有區別,有的人單身不著急,樂得享受還可以選擇的感覺,有的人著急,覺得自己一事無成。我急人所急,給你說句不中聽的,你在相親上出師不利很可能是因為公主病。千萬別覺得你不是公主,公主病就離你很遙遠,公主病的成因恰恰不是因為窮就是因為丑,那種又有錢又漂亮性格又不好的本來就是公主,不叫病。那個各方面條件都不突出的女孩,通常要有很大的性格魅力才能彌補缺陷,稍微任性一點點就會被男人覺得難伺候、性價比不高了……」  關了收音機,獨自沐浴在月光中。你還記得家鄉的小鎮裡,愛情是怎樣的嗎?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