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,要懂得忍,讓,善

讓,是品,也是德;忍,是容,也是度;善,是根,也是本。

做人,要懂得忍,讓,善。

這世上,高明的人,懂忍;可貴的人,懂讓;善良的人,懂福。

高明之人,不會事事計較,爭鋒相對,面對委屈時,敢於能屈能伸,能大能小,與人相處能忍能讓。

可貴之人,不會言而無信,懂得識大體,顧全大局,在困難面前,不退縮,不畏懼艱難險阻,踏實可靠。

善良的人,不會耍心機,不會勾心鬥角,把人算計,心思簡單,待人處世把善良放在第一位,善意待人。

1、能忍之人,皆是狠人。

有句名言:「和可消人怨,忍足退災星。」

人生而言,只有「忍」這個字才可以消解掉命運中的不幸和災難,從而為人生的幸福與成就奠定基礎。

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,甚至是憋屈的事,但大多數時候,我們的忍,往往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忍聲吞氣,等忍多了,也就習慣了,最後成了逆來順受,這種忍,其實沒有多大價值。

而真正的忍,是一種大智慧,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狠,就是忍到讓自己變得強大無敵。

能忍的人,才是一種大氣之人。

人生,不如意的事情很多,沒有一帆風順,所以,生活中,需要低頭的時候,就不要勉強自己,該低頭就低頭吧!

當遇到那些不順眼的人,遇到不順心的事,不要急著爆發,不要去生氣,要知道,越是生氣,對方就會越開心,因此,關鍵的時候,一定要讓自己忍住。

與其抱怨,和對方較真,還不如淡然對待,不爭,不吵,保持安靜,很多時候,沉默就會化解很多矛盾。

一個有能力,有本事的人,是懂得忍讓的人,更是懂得耍狠的人。

忍,不是委屈自己,而是積蓄能量;狠,不是不擇手段的無情,而是促使自己奮力拼搏!

做事,該心狠的時候,要果斷狠心;做人,該忍的時候,一定要多一些忍耐。

古語曰:能大能小明世態,能文能武乃英才;能上能下淡名利,能屈能伸福自來。

因此,有本事的人,胸懷大志的人,是不會讓自己的情緒莫名失控的,忍得住的人,方能成就大事;沒本事的人,總會在小事上,斤斤計較,耿耿於懷。

社會很現實,當你失意的時候,會有很多的人瞧不起你;當你成功的時候,又會有很多人,眼巴巴瞻望著你,因此,人生路上,當忍則忍,而後再狠也不遲。

2、讓,是一種修養,是一種大度。

它是心胸開闊的見證,能減少人和人之間的矛盾。

有理時,讓一讓,給別人一次機會;無理時,讓一讓,給自己一條後路;

憤怒時,讓一讓,給心一份輕鬆;爭吵時,讓一讓,給情一份呵護。

常言道,得饒人處且饒人,放過別人其實也是在放過自己,自然多條後路,更多一些福報。

讓一讓,不代表吃虧,再說了吃虧是福,只要能吃下去,後來都會轉為福報,會回報給你甚至是你的子孫後代。

選擇忍讓,不是懦弱無能,也不是膽小怕事,而是有頭腦,有情商,有涵養的高級表現。

真正聰明的人,不會斤斤計較,咄咄逼人,而是選擇讓步和退後,保護自己人身安全,幫助別人改正錯過。

自古,君子讓小人,讓的是風度。

讓一步,不吃虧,不委屈,相反你以後會得到更好的補償,俗話說,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,人間很多事情,莫不過如此。

有些人偏偏想不開,非要什麼都爭個高低,輸贏,不僅耗神費力,還會弄個得不償失。

一個懂得讓步的人,才可能讓內心存放一些更大更重要的事,才可能尋覓到更多生活的樂趣和幸福的滋味。

人與人之間很多事情都是芝麻大的小事,想開了,其實什麼都沒有,即使爭贏了,也沒有太大的意義。

生活中,很多的累是我們計較太多,欲望太多,關於利益一點都不想讓,這樣的心態影響了我們心的方向,阻礙了前行的腳步,負累不堪。

因此,人生路上,最可貴的事情,就是做一個懂讓步,能退後的人,讓自己的腳步輕盈,心輕鬆,人平靜。

3、心善之人,必有餘慶。

內心善良的人,能把自己活成一道陽光,無論身處何方,都會光芒萬丈。

善良,是人的本性,人心向善,是靈魂的返璞歸真,也是人性的永恆歸宿。

自古,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必敬之,人心向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。

善與惡,就像人心中不斷起起伏伏的蹺蹺板,一念善生,一念惡生。善念一生,福報就會慢慢增加,禍患災病就會慢慢減少,反之亦然。

善良,不僅是一種習慣,更是一種修行。

世事總有起伏,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低谷,與人交往,要記人好處,幫人難處,看人長處,與其錦上添花,不如雪中送炭。

人心向善,多行善意之舉,就能在有限的生命裡,把生命活出寬度和高度。

當福報積累到一定程度,就能轉危為安,轉禍為福,不要妄言好人好報,要知道,善有善報,需要等到功德圓滿,自會福至心靈,消災免難。

善良的人,上天會眷顧,選擇善良,不是傻,也不是懦弱,而是明白,善良是作為一個人的根本,是人性的美德。

永遠不要做唯利是圖的小人,不做心狠手辣的惡人,能包容就別動怒,能行善就別作惡,多一點理解,多一點珍惜,多一點善良,才能友好相處。

忍一時,減少衝突,和和美美;讓一步,少了怨恨,海闊天空;善一生,才算真聰明,自有福報。

Leave a Reply